您的位置:06>06详情
返回列表

民政:制度完善引导养老事业进入发展新格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施策重点。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来更大挑战和考验。我国的养老服务在“十四五”期间将得到怎样的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应对各项挑战

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三五”期间走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十四五”期间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将进一步凸显。

“从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百姓的需求看,仍有不少短板需要克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养老经济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总体仍比较低,待遇调整机制仍然缺乏;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其他收入在老年人总收入中占比较低,养老金一枝独大的局面依然凸显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相当滞后,如何强化是“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他认为,《规划纲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回应,强调问题导向,提出了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冯文猛看来,这些任务目标中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在普惠养老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及医养康养相结合两个重点。针对需求巨大但供给不足的总体矛盾,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普惠养老的发展,同时也明确了家庭在养老当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

二是提出提高生育水平,这是到目前为止首次明确提出如何支持提高生育水平的文件。从中长期看,应对老龄化需要和应对少子化相结合,要遵从人口长期发展规律,努力确保生育率处在合理区间。

三是延迟退休的具体规则,既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劳动者面临具体状况的差异,也考虑到制度改革需要平稳性和过渡性,给大家一个适应的过程。

目标量化助推养老产业加速发展

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工程,发展优质养老服务产业更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必然之举。《规划纲要》提出的新举措、新目标和新任务,将对我国养老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研究院院长张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服务业有巨大发展潜力。“十四五”期间,养老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他看来,《规划纲要》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将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一是在明确了发展方向的同时将发展目标量化。不仅在以往基础上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目标,而且是有数字、可考核,对普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等数量和占比提出了具体目标。

二是发展路径清晰、发展任务可操作。在做好居家、社区与机构协同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广“十三五”期间探索的中国养老产业新模式,例如农村互助养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等。

三是发展内容有创新,发展结果可憧憬。提出了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新举措,发展银发经济,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并且要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

进一步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

展望“十四五”养老新格局,冯文猛从宏观角度提出四项建议:

一要为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做准备。要把老龄化作为未来社会的常态,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基本治理模式方面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满足老年人的特性,发挥老年人潜力。

二要抓住“十四五”重要窗口期,把各项制度框架建起来,为尽早应对老龄化做好准备。

三是重新定义老年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未来需要重新考虑老年人的界定年龄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生活方式的变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各方面的调整和准备。

四是充分重视智慧养老的作用。随着我国劳动力的减少,应对老龄化问题依靠人力和传统方式养老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积极寻找能够替代人工的方式,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养老中的作用。

张晋则表示,《规划纲要》提及了“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的培训力度”,但具体如何操作没有明确,建议国家在“放管服”基础上,还要加强引导与投入,给予养老护理人员良好的薪资待遇、社会认同与荣誉。

张晋认为,后疫情时代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养老领域与发达国家间建立交流机制,学习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增强中国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基于我们养老庞大的市场容量,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在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上的应用,助推养老服务产业成为国家GDP新的产业增长极。”张晋建议


作者:记者 王丽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