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全部公告>公告详情
返回列表

企业合规师资讯:注入法治力量 服务基层发展

      “这个视频对在执法各个环节应注意哪些、怎么做、怎么说都有详细解说,一看就明白,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茅宁指着正在观看的视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这是张家港市2022年在出台多个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安全生产领域推出“教科书式执法”视频,为执法工作提供直观实用的操作指引。


      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突出特色、强化创新、注重实效,深耕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率先探索编制县域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标准,为基层执法提供清晰、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引,并探索建立“权责明确、设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执法运行机制。2022年,“创新探索新时代行政执法的张家港样本”项目成功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完善制度提升执法水平


      “以前办理案件时,在调查取证、陈述申辩复核、执法用语等方面缺少明确具体的要求,行政执法存在欠规范的情况。随着全市行政执法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基层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多年扎根执法一线的张家港市锦丰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钱国浩对全市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感触颇深。


      针对行政处罚证据规定层次不一、体系不全且较为分散等实际情况,2019年,张家港率先出台《张家港市行政处罚证据管理指导规范(试行)》,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和运用提出具体要求,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证据规则指引。4年来,全市无一起行政处罚案件因证据问题而导致败诉。


      据了解,张家港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创新运用标准化、流程化原理方法,率先探索编制县域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标准——《张家港市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处罚篇)》(以下简称《工作规范(行政处罚篇)》),为基层执法提供清晰、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引,确保行为规范、程序正当、结果公正。


      “《工作规范(行政处罚篇)》聚焦行政处罚法的新规定,融合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以及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等相关要求,辅以流程图、主要文书格式等内容,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步骤、要求,对基层执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张家港市司法局局长曹徐告诉记者。


      近年来,通过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标准化建设,全市行政执法的复议诉讼纠错率逐年下降,2022年行政执法实现诉讼零败诉、复议零纠错,全市行政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柔性举措服务暖企助企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张家港市将事后处罚向事前指导延伸,首创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制度,聚焦高频多发违法行为,编发应急、住建、市监、人社等21个重点领域319项合规事项,便于企业一目了然知晓“什么是违法、违了什么法、怎么不违法”。


      同时,组建合规讲师团,通过集中宣讲、现场指导、个案解读等形式扩大清单宣传面,提高清单知晓度,受到企业广泛好评。“我们始终坚持依法监管,通过实施预警监测、强化用工指导、开展诚信培育等,持续推动我市劳动关系和谐构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张家港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刘科伟告诉记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综合实力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名的港口工业城市,张家港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连续4年位居全省县域营商环境“第一方阵”,外商投资强劲,工商业基础牢固,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1年,信义光伏(苏州)有限公司为满足上千名员工就餐需求,需要建设一座上千平方米的食堂。得知消息后,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主动联系企业,全过程参与企业食堂建设,并就食品安全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2022年7月,该工程提前一个月通过验收。


      “没想到政府服务能如此靠前,你们的提前介入不仅优化了食堂的布局,让工程更快推进完成,还督促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降低风险隐患。”信义光伏(苏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市场监管局的暖心服务连连称赞。


      近年来,张家港市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探索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该市还将亲商理念、柔性举措融入涉企行政执法,严格执行“免罚轻罚”清单,累计办理9800余件案件,减免罚款12000余万元。其中,市税务局实施“首违不罚”涉税事项清单制度,积极推动柔性执法,给予市场主体自我纠错、知错就改的空间,2021年以来办理“首违不罚”案件4238户次。


      科技赋能筑牢数字基座


      前不久,张家港市南丰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两名执法人员在辖区某建筑工地开展常规执法检查时,全程通过佩戴的执法记录仪进行现场拍摄,内容实时上传至“区块链电子证据系统”,且该内容的哈希指纹也同步上传至“苏州公证链”。当建筑工地负责人对执法检查内容提出异议时,该局向张家港市公证处提出在线公证申请,公证处对音视频资料进行了保全证据公证。面对执法人员出示的公证书,该负责人表示心服口服。


      2021年,张家港市南丰镇、锦丰镇等相继试点“区块链+公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应用,以数字化、网络化方式实现对执法音视频的跟踪记录、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保证执法记录过程的规范性、真实性。


      “该应用为行政执法再添‘安全锁’,构建起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信任,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增强执法公信力。”张家港市公证处公证员苏莉雅介绍,目前“区块链+公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应用正逐步向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行政执法领域推广。


      这仅是张家港市用科技手段推动行政执法从“人管”向“智管”转型升级的尝试之一。2021年,市公安局创新推出“掌上行政速裁”App,12类适用一般程序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案件,平均每起交通违法行政案件可在15分钟内办结,办案效率提升75%,24小时办结率提升至80%以上,全局交通违法行政案件月办结率达99%;2022年,市行政审批局推出AI智能审批系统,142个高频许可事项实现AI智能导服,“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等5个事项实现AI“秒批”。上线以来,平均月办件量超过5000件。


      建成全国首个县域城市数字平台,为全市执法信息系统提供融合通讯、AI、GIS、大数据等基础能力;创新打造市镇两级一体化平台体系,张家港市被列入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暨指挥中心建设试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35个部门1296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多年来,张家港市在加快推进执法数字化上的探索尝试从未止步,通过不断推进科技赋能筑牢城市“数字底座”,构建智能高效执法平台,为全市探索“数治智治”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法治日报)

考试官网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