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行研>行研详情
返回列表

信用评级标准的结构性转变

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于评级证券的发行人,这种收入模型使得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一直受到广泛质疑。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最初评级为AAA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迅速降级,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表明之前证券的评级过高。发行人付款的收入模型为评级机构分配虚高评级提供了动机,掩盖了基础证券的真实风险,从而加剧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在美国,公司债券占流通债券市场的22%,但是对于公司债券评级的关注度远不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评级。公司债券评级机构的存在时间更长,并且在公司债券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从1985年至2002年,随着投资评级标准收紧和投机评级标准放松,投资评级标准和投机级评级标准之间存在不一致。在2002年,信用评级标准都朝着更加严格的评级方向转变。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2002年至2007年的严格标准,企业的评级平均下降了1.5个等级。

在1985年至2002年期间,所有评级公司的收入增长大部分由评级的首次发行人贡献,所以评级公司放宽首次发行人的投机评级标准以吸引更多的业务,这种现象也可能在公司债券市场中发生过。随着投机级评级标准的放宽,违约率显著提升。

2002年的会计丑闻和《萨班斯-奥克斯法案》(SOX)使得评级质量和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再次受到质疑。广泛的批评、政府的监管威胁以及对评级机构的声誉担忧,导致评级机构对评级标准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信用评级标准都朝着更加严格的评级方向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后,标准普尔在2009年(S&P)宣布了抵押债务义务(CDO)和住宅抵押支持证券(RMBS)评级标准的“重大变化”,评级标准更加严格。在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标准普尔宣布了包括政府评级在内的评级标准的更多重大变化。标准普尔认为,在重大的坏消息发布后,评级机构只有采取重大调整措施来纠正其评级,才能增强公众对评分的信心。

当今的经济环境可能具有更高的风险,与早期相比,企业需要保持更好的评级以维持信誉,所以采用更严格的评级标准是合理的。如果债券市场认为标准变更不合理,则信用利差应能够反映评级标准的差异。在对债券定价时,债券市场似乎抵消了紧缩政策的三分之一,说明债券市场并不认为评级标准的改变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评级确实越来越严格,由于评级池中的公司质量会提高,给定评级类别的违约率应随时间下降。根据滞后的评级标准对每个评级调整的美国公司的违约率进行回归,结果是对于大多数评级类别,违约率与评级标准的宽松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评级标准也会对整体违约率产生影响。首先,严格的标准可能会对评级公司产生约束作用,信用评级会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由于评级标准更加严格,企业选择降低杠杆以维持目标评级。其次,宽松的评级标准使高风险的公司评级提升,进入债务市场得到融资的可能性增加,增加整体违约率。宽松的评级标准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次级抵押贷款抵押证券的大幅增长,反之严格的评级标准可能会阻碍信用水平低的首次发行人进入公司债券市场。以滞后的评级标准对美国公司的整体违约率进行回归,发现宽松的评级标准与更高的违约率相关。

(详情请参看原文)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fi.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