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这是国资委首部针对合规管理发布的部门规章,该《办法》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9月25日,以企业合规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动试点的涉案企业合规制度为主题的“企业合规改革与律师业务拓展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近年来,企业合规管理和企业刑事合规逐渐受到国内学界、司法机关、企业界的的关注,特别是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创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到今年4月试点工作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取得明显了成效,但也存在个别案例可能突破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处罚的规定,“企业家犯罪、企业被合规整改”,虚假整改,“纸面整改”,合规整改目的发生偏差,试点单位对第三方机制适用条件把握不准等问题。
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央企和知名互联网企业代表、知名律师围绕企业合规管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中存在问题及律师在企业合规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等企业合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政法大学刘艳红教授和清华大学黎宏教授结合各自的刑法理论观点,尝试从重构单位犯罪理论和修改刑法规定角度,为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构建实体法层面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李奋飞教授针对企业合规案件办理中的相关误区进行了澄清,并从程序法层面提出解决建议。三位知名学者既为企业合规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律师从事具体合规业务提供了直接、可操作性的指导。作为与会的央企代表,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务管理部总经理周治成,重点阐述了国企合规与刑事合规的区别与共同点,通过具体案例指出国企合规领域中的刑事合规问题,重点分析了企业合规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从国有企业自身角度对企业合规制度做出了未来展望。
与会的知名律师也结合实践分享了律师参与刑事合规业务的作用和具体路径。该论坛承办方代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盈科全国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赵春雨律师认为,面对新形势下的相对复杂的企业合规业务,可以组建刑事辩护水平与合规建设能力兼备的团队,通过企业非诉合规服务,拓展到涉案企业的辩护业务,实现全流程全领域的合规服务。在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办理中,刑辩律师还应当将刑事辩护与推动涉案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合规整改,真正推动企业依法经营,为加快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合规司法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