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行业作为武城县重点产业之一,连接千家万户冷暖,也交织着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用工等多重合规红线,稍有不慎,便会带来处罚风险,让企业如履薄冰。武城县创新推出暖通空调行业专属《依法经营指引》(“一业一册”),以法治力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合规要求转化为企业内生发展的“指南针”与“护身符”,让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一是“融”字为要,推动合规与经营共生。德州上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因压力管道的焊接操作人员资质问题,施工方案出现重大疏漏,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不仅损失数万元,更损害了企业商誉。同行业其他经营主体因生产的防火阀不符合GB15930-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等标准的要求、冒用他人注册商标或厂名厂址、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被处罚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德州市开思拓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我们想合规,但政策分散,要求常变,执行起来实在力不从心。”
武城县司法局了解到暖通行业的发展困境后,积极启动“一业一册”合规指导计划,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6个部门及行业协会,紧扣企业在设立、投标等经营流程痛点,将合规要求无缝嵌入日常操作,编制形成了《武城县暖通空调产业全产业链全周期依法经营指引》,为企业管理经营人员提供“拿来即用”的工具,实现“要企业合规”到“企业要合规”的转变。当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将《依法经营指引》送到上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时,手册内容令邱经理眼前一亮:行政许可章节中,各类证照办理流程一目了然;行政检查、行政处罚部分,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用工规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检查要点和指导建议被制作成清晰图表;政策服务指南则详细介绍了国家从科工、人社、财税、信用监管与修复等方面对暖通空调行业的政策支持。邱经理感慨:“这就是我们一直缺的‘操作说明书’啊!”他立刻组织管理层研读《依法经营指引》,对照自查,同时督促焊接操作人员考取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建立了设备定期送检台账,规范了冷煤回收流程,及时堵住了相关漏洞。
二是“广”字筑基,精准提升宣传覆盖面。在宣传推广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线上,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一业一册” 合规指导手册的电子版,并定期推送相关解读文章和案例分析,方便企业随时随地查阅学习。线下,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讲座,邀请法律专家、行业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为企业进行详细解读,现场答疑解惑。同时,县司法局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组织46家企业开展企业合规指导法治讲座2场次,制定企业“法治体检”项目表,帮助企业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法律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2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为102家企业出具“体检报告”,提供合规指导240件次。
三是“合”字聚力,提升监管服务质效。“一业一册”合规指导手册内容涵盖了暖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常见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等,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合规指引,也成为一线执法人员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案件办理过程中,可依据 “一业一册”快速准确地判断企业经营行为是否合规,明确执法依据和尺度,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精准度。司法行政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优势,聚合多部门监管要求与数据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避免政出多门让企业无所适从。在助力执法工作的同时,县司法局还将 “一业一册” 作为普法的重要载体,推动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一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再仅仅是简单地查处违法行为,而是结合 “一业一册”,向企业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合规经营要点以及违法后果,做到边执法边普法。
例如,环保部门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企业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超标的问题,随即拿出“一业一册”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合规内容,现场为企业负责人解读法规要求,并指导企业如何进行整改,让企业在接受执法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增强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武城县暖通空调行业协会反馈,“一业一册”合规指导推行以来,企业减负增效明显,合规查询时间减少70%以上,行业年度安全生产事故数同比下降38%,因“不知规”导致的处罚下降90%,企业普遍认为《依法经营指引》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合规”成为竞标优势。
来源:澎湃新闻